《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登高》是杜甫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上有感而作,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全诗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感伤之情喷涌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登上高處。
陰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南朝梁.吳均.續齊諧記:「汝南桓景隨費長房遊學,累年,長房謂曰:『九月九日汝家中當有災,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飲菊花酒,此禍可除。』」景如言齊登山,夕還,見雞犬牛羊一時暴死,長房聞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飲酒,婦人帶茱萸蓋本於此。」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