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又称狼烟台、烽燧、墩堠,是指专为传递边疆军警消息的墩台,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明代称作烟墩或墩台,被誉为中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由于其军事功能显著,因而也被称为长城的延长线。 烽火台自秦汉以后即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构成了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烽火台的结构和构造与长城一样,有用夯土打筑的,有用石块垒砌的,有用砖石砌筑的,也有内部夯土、外面用砖包砌的。守台的士卒有几人或数几十人不等。常建于建于峰顶、高岗或易于相互瞭望之处,目标明显,视野开阔,每隔一定距离(一般约10里左右)筑一台。发现敌人来犯时,一台燃起烽火,邻台见后随之,能迅速传递军情。烽火台按其功能可分为两大系列:一是举火台,即“沿海墩架”,二是接火台。 烽火台上一般用狼粪烧烟,中国早在商代时已开始举狼烟、鸣鼓以报军情。西周时期就有烽火台,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至明代,除放烽烟之外,还制定了鸣炮制度,并在点火、燃烟时增添硫黄、硝石以助燃。直到清代晚期,由于电话、电报的使用,烽火台才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古代用來點燃煙火以示警的建築物。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