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二:“ 补陁落迦山 自明州定海县招宝山泛海东南行,两潮至昌国县,自 昌国县 泛海到 沉家门 ,过 鹿狮山 ,亦两潮至山下。”亦省作“ 补落迦 ”、“ 补陁 ”、“ 补陀 ”。 宋陆游《海山》诗:“ 补落迦山 访旧游,菴摩勒果隘中州。”钱仲联校注:“《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普陀洛迦山,在 浙江定海县治东百里许海中,为《华严经》善财 第二十八参观世音菩萨说法处。’” 金元好问《云岩》诗:“世外元无 种香国 ,海内真有 补陁巖 。” 清黄宗羲《苍水张公墓志铭》:“公之小校降,欲生致公以为功,与其徒数十人,走 补陀 ,伪为行脚僧。”参见“ 普陀 ”。参阅《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即 普陀 。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二:“ 补陁落迦山 自 明州 定海县 招宝山 泛海东南行,两潮至 昌国县 ,自 昌国县 泛海到 沉家门 ,过 鹿狮山 ,亦两潮至山下。”亦省作“ 补落迦 ”、“ 补陁 ”、“ 补陀 ”。 宋 陆游 《海山》诗:“ 补落迦山 访旧游,菴摩勒果隘中州。” 钱仲联 校注:“《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普陀洛迦山 ,在 浙江 定海县 治东百里许海中,为《华严经》 善财 第二十八参 观世音菩萨 説法处。’” 金 元好问 《云岩》诗:“世外元无 种香国 ,海内真有 补陁巖 。” 清 黄宗羲 《苍水张公墓志铭》:“公之小校降,欲生致公以为功,与其徒数十人,走 补陀 ,伪为行脚僧。”参见“ 普陀 ”。参阅《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