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狂丧心,汉语成语,拼音是bìng kuáng sàng xīn,意思是指丧失理智,像发了疯一样;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出自《与友人论学书》。
同“ 丧心病狂 ”。形容言行昏乱荒谬。《水浒传》第一○一回:“ 蔡京 经体赞元,其子 蔡攸 ,如是覆军杀将,辱国丧师,今日圣驾未临时,犹儼然上坐谈兵,大言不惭,病狂丧心!”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一:“公不欲出其门,论中故为詼语。首云儂窃观天下之事云云;中间论鬼神处,突曰:如以为无,则 慧娘 之敲 裴生 之门也, 丽娘 之入 柳生 之室也。撤棘后,则某果已魁,公及閲所为论,始有病狂丧心之评。” 清 陈天华 《怪哉上海各学堂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今於烈士之死,则目为病狂丧心;於 满 奴之倖免,则慰之幸之,何其颠倒如是其甚也!”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