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端节(Aquatic Animals Nodes),流行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聚居地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水族有自己的历法,端节一般在水历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农历的八月至十月),时长49天,是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节日。端节在水族历法的年末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 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节日前夕,水族人民舂新米,酿新酒,缝新装,筹备各色食品、果品,以备祭祖待客之用。除夕夜,人们将铜鼓或大皮鼓悬于庭中,尽情敲击,以示辞旧迎新。初一凌晨,各家设素席,祭品有鱼(水族把鱼看作素菜)、新糯粑、新米饭、新米酒、豆腐、笋干、南瓜、花生、水果、糖、青菜等。其中尤以清蒸或清炖“鱼包韭菜”和“炕(烤)鱼”为必不可少的祭品。 2006年5月20日,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申报的水族端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编号:X-20。 从端节举行的时间、祭祀活动的形式及供品的种类,充分体现了农业稻作文化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族端节是反映农业文化庆典的少数民族节日之一。端节活动不但增强了民族意识和凝聚力,它还保持和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了民族的团结。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