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一词乃是原于古老的华夏文明,史书中最早出现上帝一词的记 载的书籍是《 尚书》和《 诗经》, 昊天上帝(尚书)或皇天上帝是上天、 天帝、 天父(与“地母”相对)、皇天(与“后土”相对)、老天爷等的正式称谓。中国先秦上古时期的“上帝”意为泛指主宰天地宇宙的神。在 甲骨文里,“帝”字象 花蒂之形,蒂落生果,表示有 造物之德。天有生育万物之功,故称为帝,帝是对天的别名,其意义是从生育万物的功能而来。而由“天”崇拜发展起来“ 天命论”,形成了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根源。北宋时出土了三块秦石刻,名《诅楚文》,为秦昭襄王诅楚顷襄王之文,文中所求神明中有“皇天上帝”以及“丕显大神巫咸”等。明代 利玛窦将 天主教传至中国,为了便于传教,便将拉丁文“Deus”翻译成中文古已有之的上帝;当时的书册《天主释义》说:“ 天主何?上帝也。”(中国 伊斯兰教也有相似之词,即 真主,意思相当于上帝。)需要注意上帝这个词的定义,非常广泛,使用地方不同,其“上帝”的含义也不一样,不可以混淆概念。
天帝,上帝。《吕氏春秋·季夏》:“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祀宗庙社稷之灵,为民祈福。”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下》:“ 成帝 建始 二年,罢 雍 五畤,始祀皇天上帝於 长安 南郊。”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