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卿(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即荀子,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赵国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末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汉人避汉宣帝讳,称为孙卿。 荀卿曾游学于齐国,在临淄稷下学宫讲学。齐襄王时,他三次为“祭酒”(校长),后访问秦国。他晚年应春申君之邀,到楚国做兰陵(今山东峄城东)令,定居从事教育和著述。他弟子颇多,著名的有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和李斯。 现存《荀子》一书,计三十篇,一般认为前二十六篇为荀子自作,后六篇出自门人之手。
即 荀况 。 战国 赵 人,世称 荀卿 。 汉 时谓之 孙卿 。曾在 齐 ,游学 稷下 ,三为祭酒。去 齐 至 楚 , 春申君 任以 兰陵 令。晚年专事著述,终老 兰陵 。学宗儒术而言性恶,谓须恃礼义以矫其枉,乃得从善。 战国 末著名政治家 韩非 、 李斯 ,曾师事其门。经学辞赋,对后世殊多影响。今传《荀子》十二卷三十二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荀卿 , 赵 人,年五十始来游学於 齐 …… 齐襄王 时而 荀卿 最为老师。” 司马贞 索隐:“名 况 ,卿者,时人相尊而号为卿也。仕 齐 为祭酒,仕 楚 为 兰陵 令。后亦谓之 孙卿 者,避 宣帝 讳也。”
戰國時趙人荀況。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