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两立
学习:120 次 更新时间:2023-10-07 18:22:48
势不两立,汉语成语,拼音shì bù liǎng lì,注音ㄕㄧˋ ㄅㄨˋ ㄌㄧㄤˇ ㄌㄧ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立的拼音
拼音:shì bù liǎng lì 繁体字:勢不兩立
词典解释
-
势不两立
- 敌对双方矛盾尖锐,其势不能并存。也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irreconcilable
- 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两立:双方并立。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势不两立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
势不两立。”
使用例句
这饮马川贼人这等可恶!几番来搅扰,与他
势不两立!
势不两立是成语。
国语词典
勢不兩立
-
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 戰國策.楚策一:「楚強則秦弱,楚弱則秦強。此其勢不兩立。」
-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今數雄已滅,唯孤尚存,孤與老賊勢不兩立。」
近义词: 不共戴天 你死我活 誓不兩立
反义词: 並存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