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河灯又称放荷灯,是中国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对活着的人们祝福,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道教、佛教等宗教活动常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最原始的水灯是把点燃的灯放进水里漂浮的一种,称为水灯头。水灯源自印度,后来因佛教传播,流传至东南亚及东亚地区。
旧俗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夜,燃莲花灯于水上以烛幽冥,谓之“放河灯”。 明 刘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春场》:“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於水次放灯,曰放河灯。”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放河灯》:“ 运河 二闸,自端阳以后游人甚多,至中元日例有盂兰会……晚间沿河燃灯,谓之放河灯。”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中元》:“每岁中元建盂兰道场,自十三日至十五日放河灯,使小内监持荷叶燃烛其中,罗列两岸,以数千计。又用琉璃作荷花灯数千盏,随波上下。”
中元節時,把蓮花燈放入水中的民間習俗,稱為「放河燈」。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