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然处之,汉语成语,意思是形容遇事镇定自如,也指对事不放在心上,采取无所谓的态度。例句为“老东山已松开孙若西,他平了平气,眼睛半闭,泰然处之,稳立不动。” 该词语可作谓语、宾语,含褒义。出自《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中的“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该词语的近义词为泰然自若、镇定自如,反义词为忐忑不安、六神无主、惊惶失措。
形容对事毫不在意。《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十七年》:“凡土木之劳,声色之乐,宴安酖毒之惑,皆宜痛絶勇改;而陛下乃泰然处之,若承平无事时,此事安逸所以为根本之祸者也。” 茅盾 《锻炼》二:“自有记忆以来,她从没用过别人的被窝,而况也许是任何人都用过的被窝。但一会儿以后,她又泰然处之,而且马上睡着了。”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泰然处之是成语。
遇到事情時,態度鎮定,神色安恬自若。
反义词: 侷促不安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