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 jí zhēn ㄐㄧ ㄓㄣ (《本经》) 【异名】白棘(《本经》),棘刺、枣针(《别录》),赤龙爪(《普济方》),葛针(gě zhēn)。
(1).荆棘的芒刺。《晋书·文苑传·顾恺之》:“﹝ 顾愷之 ﹞尝悦一邻女,挑之弗从,乃图其形於壁,以棘针钉其心,女遂患心痛。 愷之 因致其情,女从之,遂密去针而愈。” 元 杨显之 《黑旋风》第三折:“大哥,那里是那牢哩?[内应云]高墙儿矮门棘针屯着的便是。”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监禁》:“四週围墻,务须坚峻,叠以棘针。”
(2).喻指刺骨的寒气。 唐 孟郊 《寒地百姓吟》:“无火炙地眠,半夜皆立号。冷箭何处来,棘针风骚劳。”
棘枝生有芒刺,故稱為「棘針」。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