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qí)竹(拉丁学名:Bambusa multiplex(Lour.)Raeuschel ex J. A. et J. H. Schult.),别称孝顺竹,是禾本科簕竹属植物。 竿高4到7米,下部挺直,绿色,节间幼时薄被白蜡粉,竿箨(tuò)幼时薄被白蜡粉,早落,箨鞘呈梯形;叶鞘无毛;叶耳肾形;假小穗单生或以数枝簇生于花枝各节,并在基部托有鞘状苞片小穗轴节间形扁,无毛;颖不存在;外稃两侧稍不对称,花丝长8到10毫米,花药紫色;成熟颖果未见。原产于越南,分布于中国东南部至西南部。适于点缀景门、亭廊、建筑小品,也可植为绿篱。
湖北 蕲春 所产的竹。可作簟、笛、杖。 唐 白居易 《病中逢秋招客夜酌》诗:“卧簟蘄竹冷,风襟卭葛疎。” 宋 苏轼 《四时词》之三:“新愁旧恨眉生緑,粉汗餘香在蘄竹。”《广qun*芳*谱·竹谱·竹一》:“蘄竹出 黄州府 蘄州 。以色莹者为簟,节疎者为笛,带鬚者为杖。”
湖北省蘄春縣境所產的竹子,可用以製成簟、笛、手杖等物。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