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火是十二星次之一,源于汉族人民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按《尔雅》,曾以房、心、尾三宿为标志星。据《汉书·律历志》载,日至其初为寒露,至其中为霜降。明末后译黄道十二宫的天蝎宫为大火宫。 十二星次是古代汉族人民为了说明星辰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也是将黄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十二个等分,以冬至日开头,叫做星次。
(1).星宿名。即心宿。《尔雅·释天》:“大火谓之大辰。” 郭璞 注:“大火,心也,在中最明,故时候主焉。” 宋 司马光 《八月五日夜省直》诗:“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西游记》第二二回:“光阴迅速,歷夏经秋,见了些寒蝉鸣败柳,大火向西流。”
(2).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卯,与二十八宿相配为氐、房、心三宿。
猛火、烈火。
巨大的火災。
星名。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星若西落,則時序邁入秋季。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