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宁太平鼓原是巫人跳的舞蹈。历史上称“鞞舞”、“鞞鼓”、“鞞扇舞”。经数千年流传,几经易名,现已成为一种自娱自乐的汉族民间舞蹈。《宋书·乐志》载:“鞞鼓未详所起,然汉代已施于燕京矣。傅毅、张衡志赋,皆其事也。”到清代又多见易名为太平鼓的记载。清人何耳作《燕台竹枝词》描写当时的太鼓舞:“铁环振响鼓蓬蓬,跳舞成群岁渐终。见说太平都有象,衢歌声与壤歌同。”可见太平鼓历史悠久。太平鼓既增添节日气氛,也表达了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古舞名。舞人执鞞鼓于前(或两旁)导舞,故称。未详所起, 汉 已用于宴享, 隋 犹存,但已不执鞞。舞时有歌, 三国 时歌词已散失。 晋 张载 《鞞鼓赋》:“《鞞舞》焕而特奏兮,冠众妓而超絶。”《宋书·乐志一》:“《鞞舞》,未详所起,然 汉 代已施於燕享矣。”参阅《晋书·乐志》、《隋书·音乐志》。
一種手持小鼓、搖動作響的民俗舞蹈。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