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发生于1673年-1681年,是清朝初期以吴三桂为首的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 三藩是明末降清后被封为平西王的吴三桂、平南王的尚可喜、靖南王的耿仲明三人。吴三桂为三藩之首,他镇守云南后,靠手中重兵,逐渐形成对清廷颇具威胁的割据势力。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皇帝为巩固统一,实行撤藩。吴三桂借机反叛,自称周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耿仲明之孙耿精忠随之响应,大有割据半壁江山之势。面对三藩的嚣张气焰,康熙果断发兵平叛,先是通过分化三藩,招抚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孤立吴三桂致其积郁而死。后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三桂孙子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清廷在平叛战争结束后,没收藩产入官充当军饷。对于清廷来说,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它消除了割据势力,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平定三藩开启了“康乾盛世”之端。
见“ 三藩 ”。
清聖祖康熙十二年(西元1673)?,明降將平西王吳三桂因朝廷撤藩而起兵叛變,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與靖南王耿仲明之子耿精忠等亦附之,後於康熙二十年遭平定,史稱為「三藩之亂」。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