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窑,是南宋宋高宗时期一些窑口专为宫廷烧制的瓷器,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窑有南北之分,供御捡退,在当时俗称“官窑”。 北宋末徽宗政和至宣和年间(1111—1125年),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官府设窑烧造青瓷,称北宋官窑。宋室南迁杭州后,在浙江杭州凤凰山下设窑,名修内司窑,也称“内窑”。后又在今杭州市南郊的乌龟山别立新窑,即郊坛下官窑。以上统称南宋官窑。 官窑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主要器型有瓶、尊、洗、盘、碗,也有仿周、汉时期青铜器的鼎、炉、觚、彝等式样,器物造型往往带有雍容典雅的宫廷风格。其烧瓷原料的选用和釉色的调配也甚为讲究,所用瓷土含铁量极高,故胎骨颜色泛黑紫。器之口沿部位因釉垂流,在薄层釉下露出紫黑色,俗称“紫口”;又底足露胎,故称“铁足”。 宋代官窑瓷器不仅重视质地,且更追求瓷器的釉色之美。其厚釉的素瓷很少施加纹饰,主要以釉色为装饰,常见天青、粉青、米黄、油灰等多种色泽。釉层普遍肥厚,釉面多有开片,这种开片与同期的哥窑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说,官窑釉厚者开大块冰裂纹,釉较薄者开小片,哥窑则以细碎的鱼子纹最为见长。
亦作“官窑”。 宋 代著名瓷窑之一。 北宋 大观 、 政和 年间,宫廷自建瓷窑烧造瓷器,故称。其色以粉青为上,其纹以冰裂鳝血为高。南渡后,又于 杭州 别建新窑。又 明 清 两代 景德镇 御器厂所烧瓷器,一般亦称官窑。 明 都穆 《都公谭纂》:“ 时可 家復有荷花宴。每花时,设几十二面,皆嵌以水晶,置金鯽鱼其下,上列器皆官窑。” 清 孔尚任 《小忽雷·巧遇新亭》:“广锡酒壶偏灿烂,官窰茶具亦风流。”《红楼梦》第四一回:“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老舍 《老张的哲学》第六:“东里间是 李应 和他叔父的卧室,顺着前檐一张小矮土炕,对面放着一条旧楠木条案,案上放着一个官窑五彩瓶和一把银胎的水烟袋。”参阅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窑器》、 清 朱琰 《陶说》卷二、五,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磁器》。
宋朝大觀、政和年間,徽宗於現在的開封設窯燒造瓷器,稱為「官窯」。是宋朝著名瓷窯之一。
明、清時代,江西景德鎮御器廠所燒製的瓷器,稱為「官窯」。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