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眉之急,是汉语成语,意思是像火烧眉毛那样的紧急,形容情况非常紧迫危急。例句有“久旱成灾,抗旱已成燃眉之急”。 该成语出自《文献通考市籴二》“元祐初,温公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偏正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形容心情等。 相关古文有“望乞员外借贷些须,以救烧眉之急”,出自明代沈受先《三元记·博施》。近义词有迫不及待、当务之急等,反义词有无足轻重、从容不迫等。
[as pressing as a fire singeing one's eyebrows——a matter of extreme urgency;be urgently critical;immediate danger;pressing need] 十分紧急,如同火烧眉毛
我如今不知便罢,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燃眉之急!——《水浒传》
《文献通考·市籴二》:“ 元祐 初, 温公 入相,诸贤并进用,革新法之病民者,如救眉燃,青苗、助役其尤也。”后以“燃眉之急”比喻事情非常紧迫。亦喻指异常紧迫之事。《水浒传》第三五回:“我如今不知便罢,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燃眉之急。” 叶圣陶 《前途》:“此在目前,实救燃眉之急。”亦省作“ 燃眉 ”。 明 屠隆 《綵毫记·颁诏云梦》:“济燃眉,功德应深;散缠头,怀抱聊开。” 清 赵翼 《人参》诗:“燃眉倘可救,剜肉遑敢计!”京剧《杨门女将》第四场:“只是边关危在旦夕,不知朝廷何日出兵,以救燃眉?”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