讳疾忌医,汉语成语,指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不愿医治。比喻掩饰缺点;不愿改正。例句有“一个讳疾忌医的人是改正不了自己的错误的”。 出自宋代周敦颐《周子通书·过》中的“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护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该成语是连动式;常作主语、宾语、定语使用;含贬义。 近义词是文过饰非,反义词是知错必改。
[hide one's sickness for fear of treatment;conceal one's fault for fear of criticism] 讳忌:隐瞒过失。指自己有过失,却不喜欢接受别人的规劝
今人有过,不喜人规,如讳疾而忌医,宁灭其身而无悟也。——宋· 周敦颐《周子通书》
(1).隐瞒疾病,不愿医治。 清 钱谦益 《第五问》:“夫庸医之诊病也,一言而中,则病者改容而听之,何也?以为庸医不足信,而讳疾忌医者,其病必不可为也。”
(2).比喻掩饰缺点错误,害怕批评,不愿改正。 元 胡助 《月食遇雨》诗:“市人闻此言,开口笑咍咍,或疑上天公,讳疾忌医深閟埋。”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中》:“西报谓:‘ 中国 固守成法,科目政治决难更改。纵深知积弊,择泰西之善者行之,然讳疾忌医,不肯实心实力。’” 巴金 《探索与回忆·再谈探索》:“我说未治好的伤痕比所谓伤痕文学更厉害,更可怕,我们必须面对现实,不能讳疾忌医。”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