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宰是中国古代官职,在不同的朝代其职责和地位不同。 西周时开始设置太宰,职责是掌管国家的六种典籍、辅佐国王治理国家,是百官之首。秦朝时,太宰是负责皇帝饮食以及祭祀用食物供奉的官员。在汉朝时,太宰是九卿之一太常的辅助官员。晋朝因避司马师讳,将太师改称太宰。
(1).官名。即《周礼·天官》的小宰,为大宰的副职。 春秋 列国中亦有置之者。《左传·宣公十二年》:“ 楚 少宰如 晋 师。”
(2). 宋 政和 中,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右仆射为少宰,旋复旧称。 明 清 为吏部侍郎的俗称,也叫少冢宰。
(3).星名。即左垣第三星。在紫微垣。《宋史·天文志二》:“紫微垣东蕃八星……第二星为上宰,三星曰少宰。”注:“ 石氏 云:‘少宰一星,少辅二星,三孤也。’”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