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食,别名饺子,是福建和江苏中北部地区的传统小吃,北方和长江流域、江苏南部、浙江一带一般称为馄饨。 扁食的吃法有两种,即干饺和水饺。家庭吃扁食,一般在大年初一、正月初七、正月十五日和中秋节。其制作方法是把瘦肉切成小块,葱头切碎,葱切好待用,瘦肉、葱头加盐、剁碎,用筷子挑一些肉,放于扁食皮的一角,筷子和肉一起沿着正方形卷完,用手放捏成团,煮熟即可。 扁食形似元宝,传说吃了它可以得到金银财宝,发财致富,还有团结、团圆的美好象征。其来源是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捏成人的耳朵状,放进锅里煮熟,分发给穷困的病人,为了纪念他,后人在喜迎新年的同时,除夕夜按照“娇耳”的样子制作面食,大年初一早上煮熟后食用。
方言。水饺、锅贴之类的面食。 清 王誉昌 《崇祯宫词注》:“ 翊坤宫 近侍 刘 某,善治扁食,进御者必其手造。”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 孙鬍子 ,扁食包细馅; 马思远 ,糯米滚元宵。”《陕北民歌选·信天游》:“吃了一碗扁食没喝一口汤,没打定主意上了人家的当。” 姚雪垠 《长夜》二八:“老婆子关切地说:‘要是饿,你就言一声,让你干娘给下扁食。’”
北平方言。指餛飩、水餃、鍋貼之類的麵食。
载请注明:转载自词典网 [https://www.cidian5.com/]